2023-2024赛季全国短道速滑锦标赛竞赛规程
一、比赛日期和地点
2023年12月15日-17日 黑龙江七台河
二、比赛项目
男子:500米、1000米、1500米、5000米接力
女子:500米、1000米、1500米、3000米接力
团体:男女混合团体2000米接力
三、参加单位
各级滑冰项目主管单位、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学校、俱乐部、个人。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二)经医务部门检查证明身体健康。
(三)符合全国运动员注册与交流规定。
(四)2008年6月30日(含)前出生。
(五)运动员年龄确认以二代身份证为准。
五、参加办法
(二)2023-2024赛季全国短道速滑精英联赛,取2站最优全能积分之和,公开组前32名运动员、青年组前16名运动员,可参加各单项和接力项目比赛。
(三)随短道速滑国家集训队在2023-2024赛季国际比赛中出场比赛(含参加接力比赛)的运动员,可参加各单项和接力项目比赛。
(四)获得资格运动员名单由组委会负责统计并公示。以上资格均采用实名制,即获得全国锦标赛参赛资格的运动员不得替换。
(五)各参赛单位限报1支队伍参加接力项目比赛,不得跨单位组队。如因取得单项参赛资格运动员人数不足,无法组成接力队伍的,可额外报名运动员仅参加接力比赛。
(六)男子5000米接力和女子3000米接力项目,分别限报5名运动员;男女混合团体2000米接力项目,限报3名男运动员和3名女运动员。
六、竞赛办法
(一)竞赛日程详见赛事通知。
(二)执行中国滑冰协会审定的最新短道速滑竞赛规则。
(三)各单项第一轮分组,按本赛季精英联赛该项目累计积分排名进行分组,无排名者列后。如有参加国际比赛,优先编排获得国际赛事积分的运动员(国际比赛顺序为:世界杯全能积分排名、四大洲锦标赛单项排名)。接力比赛第一轮采用公开抽签分组。
(四)每轮次1000米、1500米均设定最低时间标准(男子1500米:2分34秒;女子1500米:2分42秒;男子1000米:1分34秒;女子1000米:1分40秒)。如某轮次中某组第一名运动员,未达到最低时间标准,该组运动员将不具备晋级的条件。
(五)各项目进行A、B组决赛。
(六)赛前2天为官方训练时间。
(七)运动员比赛服装和安全防护装备,依据规则规定和中国滑冰协会相关竞赛通知执行。各参赛队须在赛前,向中国滑冰协会完成比赛服装报备手续,并提供防切割服等级检测报告(三级及以上),附上由各参赛队主管部门盖章的防切割等级担保证明。赛前训练和比赛期间,如因装备产生的任何安全问题,由各参赛队自行负责。
(八)对违反体育道德、冒名顶替、弄虚作假、恶意犯规、操控或干扰比赛、兴奋剂违规等赛风赛纪和兴奋剂问题,将依据有关规定顶格处理,视情节严重情况,可取消该运动员和代表单位所有单项和接力项目参赛资格和比赛成绩。
七、奖励办法
(一)各组别各项目前8名颁发证书,前3名颁发奖牌。
(二)如不足8人/队(含)参赛,按比赛人/队数减一录取名次。
(三)全能积分前32名运动员,获得参加2023-2024赛季全国短道速滑冠军赛的资格。
八、报名和报到
(一)须于赛前两周在中国滑冰协会官网进行报名,并在正式比赛前3天17:00之前在网上进行参赛确认。未按时确认者,视为放弃参加本站比赛。
(二)各参赛队和各站比赛的技术代表、裁判长、副裁判长、录像回放副裁判长、编排记录长、发令员等主要裁判最晚于赛前3天报到,其他裁判最晚于赛前2天报到。
九、技术官员
技术代表、裁判长、副裁判长、录像回放副裁判长、编排记录长、发令员,须具备国家级(含)以上裁判资质,由中国滑冰协会选派。其他裁判须具备一级(含)以上裁判资质。
十、申诉
如果参赛单位对运动员的资格有异议,须不晚于赛前15天提出。如果参赛单位对运动员的成绩等方面有异议,须在该项目比赛结束后30分钟之内,提出书面申诉,并提供相关证据。
所有参赛单位相关人员必须自行或由其参赛单位购买意外伤害险等相关保险,方可参加赛前训练和比赛,保险期应覆盖整个赛事期间(从报到之日起至规定离开之日止)。如出现伤病,医疗费用由参赛单位或个人负担。
十二、反兴奋剂工作
(一)严格遵守《反兴奋剂管理办法》《反兴奋剂规则》等反兴奋剂法规,严格审核参赛人员反兴奋剂背景,开展反兴奋剂教育准入。
(二)参赛运动员须在赛事组委会指定地点集中用餐,严禁在赛事期间外出就餐、点外卖、使用非赛事组委会提供的任何食品、饮品。参赛单位指定专人做好运动员食品安全管理。
(三)请参赛运动员携带有效身份证件,积极配合兴奋剂检查。
(四)其他反兴奋剂工作要求详见比赛通知。
本规程解释权归中国滑冰协会。未尽事宜,另行通知。